2020年,新能源汽车实现了超预期好转,行业预估销量130万辆,你判断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多少?
17 个回答
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能达到多少,要结合国家政策的变化和主要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来预估。2021年国家政策调整不大,所以就政策而言不会对新能源汽车销量有太大影响;反观好的新能源产品是决定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因素,2021年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将进一步蚕食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时也进一步加剧滥竽充数的主机厂的淘汰速度。
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
从以上来看,新能源乘用车占整体销量的91.15%,而新能源乘用车里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能源乘用车的比例高达80%,所以决定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最主要因素还是电动汽车。
所以新能源汽车在21年能卖多少,其实主要还是看电动汽车的销量是什么趋势,像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在当前政策的刺激下,会继续稳定当前销量,但不会出现大幅增长的趋势。
一.政策的支持
政府的政策支持,正在由金钱上的激励向政策上的激励转变。政策的支持已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打破了消费者对电动车续航里程、充电不便捷的顾虑、政策的主要作用还是在于引导,当成功引导消费者观念之后,那么政策就应该有所调整乃至退出。21年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如下:
1.补贴政策: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
21年新能源汽车整体补贴政策坚持的大方向还是平缓补贴退坡力度,保持技术指标门槛稳定。补贴前车辆指导售价在30万元以下,其中NEDC续航400km以上的国家补贴变为1.8万元;NEDC续航介于300和400KM之间的国家补贴变为1.3万元;而插电混动车型NEDC续航需大于50KM,国家补贴为0.68万元。
国家政策补贴还有一个大头费用,就是免征购置税: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整体来看,虽然国家补贴力度有所下降,但现阶段很多人买新能源汽车并不是因为有补贴才买的。所以,国家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销量不会有太大影响。
2.政策扶持
1)充电桩的完善
自从2015年开始,我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便逐年加强。充电桩的保有量也从6.6万台,逐年增加,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我国充电桩保有量累计已达165.1万台。
2020年初,充电桩正式被纳入了“新基建”,充电桩保有量也在持续增长,虽然目前中国的充电桩数量稳居世界首位,但目前我国充电桩保有量还远远未达到预期。距离国家提出的车桩比1:1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2021年国家还会继续大力支持充电桩的建设。
2)新能源汽车的绿灯政策
现在除了北京只对电动汽车不限行,其它城市对插电混合动力也不限行,比如上海、深圳、广州和杭州等地。2020这一年,全国多个城市宣布限行或者升级限行政策。当“限行”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城市政策的“关键词”的时候,新能源汽车就火了。
在2021年国家发改委召开的1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严鹏程在发布会上透露,2021年要完善消费政策,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鼓励限购城市适当增加号牌指标投放。
以北京为例,电动汽车排队的几率要比燃油车中签的几率要高很多。
综合来看,充电桩的完善给电动汽车充电的便捷度带来很大便利,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汽车)不限行政策锦上添花,这是人们愿意为新能源汽车买单的重要原因。
二、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的不断革新
当前阶段,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最根本因素还是新能源主机厂是否能造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从2020年开始,新能源车企不断发力,推出了令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产品。
中高端产品方面,继特斯拉在推出Model 3之后,比亚迪汉和小鹏P7陆续登场;中端端产品,广汽2019年推出的Aions S在2020年开始发力,20年又相继推出Aion V;经济性电动车方面,五菱宏光推出卖菜神车 宏光MINI EV,长城欧拉推出黑猫。相比之下,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布局更加完善。
21年整体车市走向会是什么样,我们来看看哪些车企会增长,哪些会基本持平,哪些会降低,这样我们在2020年136.7万销量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增加或减少。这种方法看似简单粗暴,但的确更精准。
1.销量增长的主机厂
2021年,销量会大增的主机厂我认为会有三家:特斯拉、比亚迪和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的增长是因为有Model Y,Model 3销量在21年只会增不会减;比亚迪的销量增长主要是因为有比亚迪汉,并且比亚迪经过几年的拼搭,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产品力也有很大的提升;五菱宏光销量增长是因为五菱20年7月推出的宏光MINI EV将持续发力;长城欧拉黑猫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小鹏因为P7的上市也会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增幅体量远没有其它4家大。
这里增加销量计算依据:根据2020年最后三个月,也就是最近3个月的月均销量,虽然2020年以来季节系数不是那么明显了,但是这里为了保守起见,还是要考虑季节系数。详见下图。
这里要说明特斯拉Model Y,它的销量会向BBA同级别车看齐,这点参考特斯拉Model 3和BBA同级别车的竞争结果就可以看到。
Model 3在2020年全年销量已经稳居第三。
Model Y月均销量保守估计也有一万台,一年销量也有12万台。这点从奔驰GLC、宝马X3和奥迪Q5L的年度销量上就可以看出来。在特斯拉Model Y上市的消息发布后,10小时内它的订单突破了10万,并且由于浏览量激增而一度导致官网暂时瘫痪。所以特斯拉odel Y一年销量12万台绝对不在话下。
小结:增加台数45万台。
2.销量维持稳定的主机厂
2021年销量稳定的主机厂我认为有:广汽埃安、蔚来、理想、威马汽车这几大主机厂相对来说会有小幅增长,也就是基本维持现有的销量。这里要说的是虽然蔚来推出了ET7,但是根据其目前的定价和当前蔚来ES6的销量,估计21年月均销量也就1000-2000的量。
这4家主机厂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能源汽车,其产品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公众认可度和受众群体也基本已经定型,所以销量不会有太大的波动。这4个品牌20年整体销量达到了15.8万台,21年预计销量会有小幅增长,但整体变化不会特别大。
3.销量下滑的主机厂
销量下滑的主机厂,我说北汽将继续下滑,你肯定相信,但是北汽新能源在21年下滑余地很小了,20年销量仅为25902台,毕竟这是北京市政府重点扶持的企业,北京还有那么大的电动车市场。零跑汽车、哪吒汽车、瑞驰新能源、爱驰汽车和比速汽车等造车新势力本来销量就微乎其微,在21年倒闭倒不至于,但是销量增长也会很困难。21年下滑的主机厂将是奇瑞新能源、吉利新能源、长安新能源和北汽新能源,理由很简单,他们没有好的产品,21年新能源市场属于能造出好产品的主机厂的天下,奇瑞、吉利市场肯定会遭受到侵蚀,保守估计下滑幅度将大于30%,北汽新能源估计就10000台的水平,也就主要满足北京出租车市场即可。
长安新能源之所以会下滑是因为其产品太单一,只有奔奔EV销量过万,20年全年11228台,逸动EV全年仅卖出6824台,CS15更惨淡,全年只有224台。21年长城欧拉和五菱宏光MINI EV会把它的市场份额跟吃光;奇瑞面临的问题也一样,面对五菱宏光MINI,奇瑞销量主力eQ 1貌似没有招架之力,这是奇瑞的看家产品,20年共销售38249台,奇瑞和长安的新能源会下滑50%以上;吉利虽然没有像奇瑞和长安那样销量不均,但是其电动汽车主要还是靠帝豪系列的EV,这块会被广汽埃安S和威马EX5给蚕食掉,21年销量预计会下滑30%以上。
小结:减少台数6万台。
三、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估
综上分析,我认为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会在175万台左右。
写到最后,21年新能源将会是特斯拉(中高端)、比亚迪(中端)和五菱(经济性代步车)的天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明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会超过30%,全年销量将达到180万辆。
在近日工信部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超出预期,预计达到130万辆,增幅接近8%。2021年会有更大惊喜,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很可能超过30%,达到180万辆。
“尽管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补贴退坡、油价下降等因素影响,但我们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会与去年持平甚至略高于去年。今年,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因此也被行业定义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的元年,整个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副处长马春生说。
据统计,今年1月份至1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11.9万辆和110.9万辆,产量同比下降0.1%,降幅比1月份至10月份收窄9.1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长3.9%,结束了下降趋势。
马春生认为,从市场结构看,今年有两个可喜的地方。一是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而两年前这一比例仅为20%。二是非限购城市购买比重达到了60%。这些市场驱动因素说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越来越高,未来个人市场增量还很大。此外,我国新能源汽车车型分布较广,覆盖高中低端,能满足消费市场多元化需求。
叶盛基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超出预期,其中新能源汽车下乡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近30家企业的60多款车加入新能源汽车下乡,据初步估算,拉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接近20万辆。马春生还透露,明年的工作计划正在制定中,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村绿色出行和消费升级。
而作为汽车产业管理的主管部门发改委今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巩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增强发展优势,严格执行《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加强汽车产业管理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月份的时候,工信部发布2020年12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2531.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6.7万辆,创历史新高。
我个人认为,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00万绝对没问题。
首先新能源是大趋势,国家只会鼓励不会打击,比如上海,买新能源直接得绿牌,这可是省了一大笔钱。
加上充电桩的完善,电池技术的进步,补贴政策的继续,说实话在2021年只要是买汽车的,一定会考虑一下新能源车。
我过年回家,连我农村的叔叔都说让我考虑买个特斯拉之类的电动车,你想想新能源汽车的广告有多深入人心。
从数据上来看,2020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5万辆和24.8万辆,我知道可能会有小伙伴说这是年底冲销量导致的。
但是在1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4万辆和17.9万辆,并没有明显的减少,哪怕按照19万的销量来算,一年平均下来200万绝对没问题。
如果预测得再乐观一点,有可能达到250万,也说不定。


2021年纯电销量将达到180万辆,相对2020年92万辆翻翻。
对2021年纯电市场乐观因素主要有三点:
1、个人市场持续爆发。2020年新能源市场呈现哑铃型,高端的Model 3和低端的宏光MINI EV成为现象级产品,2021年因为纯电动车产品力的提升,以及价格的下降,消费者购买纯电动车的热情将进一步被激活,市场将变得更加多元。各级别各车型都有潜在的爆品出现,从而推高销量增长。
2、合资版块的大举进入。大众ID.4发布之后,2021年还将上ID.3 ID.6大众ID家族化车型 将成为合资版块的重要担当。2021年包括福特野马等一系列基于纯电平台的新车也蓄势待发,合资版块的纯电平台车型将正面其燃油车展开竞争,一些考虑合资燃油车的用户,将被纯电车型吸引。
3、基础设施和产品力提升,使续航焦虑基本缓解。以往困扰纯电动车最大的障碍是里程焦虑。2021年续航里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主流产品将达到700公里,再加上新基建带来的大量充电设施,2021有望告别里程焦虑。
关于插混和增程的新能源,2021年销量或将达到100万辆。理由与纯电接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价格正在快速下降,越来越接近燃油车的价格。
总之2021年的新能源市场更加值得期待。


除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对新能源汽车中远期市场进行了规划。
对于2021年如何走,不同机构、企业给出了不同预测,下图进行了汇总:
如果我们取一个中位数,可以看到,预计2021年汽车整体销量比2020年增长3.5%左右,乘用车增长8.5%,而新能源汽车增长可以上两位数。


2021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长,渗透率将继续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步走向市场导向,产品力是拉动需求的重要因素。2021 年一大批重磅车型将上市,如大众国产 ID.4 系列将于 1 季度交付,国产 Model Y 将于 1 月交付,蔚来将于 1 月推出首款轿车 ET7,小鹏推出轿车 P5 等,推动销量快速增长。
2021年的新能源车市场化转型中,新能源车将呈现年初高起步,持续平缓上行的良好走势,与传统车的走势日益同步化。
从2017年以来新能源车市场与传统车市场的走势差异逐步缩小。新能源车市场与传统车市场销量在17年至18年走势有巨大的差异性,17年和18年新能源车市场都呈现年度内持续、单边的快速上扬态势。而传统车市场呈现逐步的下行态势。
随着整体新能源车市场化转型趋势到来,近期新能源车逐步转向常规化的运行状态。2021年新能源车销量将高起步,好于预期,并持续良好发展。
在近日工信部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超出预期,预计达到130万辆,增幅接近8%。2021年会有更大惊喜,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很可能超过30%,达到180万辆。


2020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恢复确实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作为相关从业人员,其实期盼的是在补贴大幅度退坡的条件下,新能源汽车销量能够继续增长。中国用了1年半的时间做到了。
但是,如果细分车辆级别的话,2020年的销量一方面受益于小型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下乡政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新能源汽车市场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下沉是成功的;同时,B级新能源车市场也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功能和价位双叫好的车型获得了市场认可。
基于此,我认为2021年,B级车市场会继续稳定增长,形成对燃油车的竞争,起到替代燃油车的作用,增速预计25%~35%;但小型车市场依赖政策导向,虽然潜力巨大,但不确定性也巨大,预计增速20%~40%,毕竟其消费购买力无法稳定输出,汽车消费不是优先消费。
处于中间的A0级,A级车新能源市场还没有完全恢复,新能源车的潜在购买群体还没有竞争得过燃油车群体,但这一部分却是汽车市场的主体,需要大量优秀车型的供给,同时,也对补贴较为敏感,期待2021能有20%的增速。
综上,预计2021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20%~25%,可达到150~160万辆。
拭目以待,期待早日突飞猛进。


非专业领域,但笔者认为从两个方面考虑
- 市场期望--需求
- 车企产量--供给
从国家政策和社会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呼声导向来看,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是向好发展;
从汽车企业本身角度来看,特斯拉“鲶鱼效应”明显,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五菱宏光、长安汽车等陆续追赶,国内新能源电动车发展更像百家争鸣之势,是利于车企本身的产业升级发展;
基于消费者分析,新能源汽车更具有科技感、低排放量、政策优惠和充电桩普及的方便,一定上给予到新能源非常多的关注。
记得前段时间一个有意思的段子,“Model Y首次上市中国那晚,有两个网站奔溃了,一个特斯拉官网,要订的人实在太多了,另一个是是蔚来官网,大伙们抢着退货”
回到本题目下,更愿意看到一些严谨的数据,根据国家工信部在2020年12月中旬的媒体沟通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超出预期,预计达到130万辆,增幅接近8%。2021年会有更大惊喜,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很可能超过30%,达到180万辆。
最后,亚搏体育苹果下载题目相关下有关新能源汽车领域一些浅薄看法,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特斯拉引领了高端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带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你如何评价特斯拉进入中国这一现象?


我是 @抱猫的北极熊 ,期待你的认可,再次感谢。




这个问题有增加30%的官方答案。
如果亚搏想咨询民间预判,我觉得亚搏应该补充一下问题:
提供一下2015年~2020年销售数据明细,包括如下数据:
1),A00/A0/A/B/C级新能源汽车的具体销售分级数据,
2),以省市为单位的各区域销售数据,如果有剧增数据,当年/当地对应的新能源政策是否有特殊变动,尤其是限牌城市对应的数据,
3),个人客户/企业客户的比例是多少?
尤其是2020年的数据,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对于数据影响的占比分别是多少?
政策方面,以上海为例,对于限行政策的出台,很大刺激了一波销售。
市场方面,之前因为进口价格因素,特斯拉积累了很大一波潜在客户, 国产后价格的竞争力把之前积蓄很久的潜在客户释放出来了, 再加上2万的降价带来的吸引力。但是2021年特斯拉还会有哪些价格策略能够起到急剧拉动销量的效果? 比较降价会有探底的可能性。 当然了1月1号特斯拉又来了一波操作, 但是除了特斯拉,还有哪些企业可以来这种操作呢?
4),2021的新能源车会是全级发力?还是所有车企都聚焦于B级车,原本的B级燃油车会看着原本的B级车客户流失掉而不去做价格调整?
5),缺乏互联网特质的充电服务在2021年会有质的飞跃吗?
总之,没有2015年~2020年数据分析支撑,民间能给的就是拍脑袋数据,那么我情愿相信官方数据,至少2021年中时可以基于实际状况来微调政策支持--------------------


像我们这样的小角色,回答这样宏观性画饼的问题是太没有说服力了,我只能说至少会有1辆,因为我的一个好哥们就已经在观望许久后终于准备出手了。
而我还是希望能有一些大佬,或者专业人士给出一些权威些的答案,这样我好看看股市中该入手哪家呀。


2021年新能源车呈持续上升趋势,技术越来越成熟,续航里程越来越长,产品越来越丰富。
国家宏观政策没有大变动,限牌城市新能源车还是更便利。
网约车和出租车也逐步替换为新能源车,市场潜力进一步开发。
充电基础设施覆盖面越来越广,充电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如何能够解决电池回收及更换问题,行业还有进一步井喷可能。

